• 中欧地标合作“扩员”将至,中欧经贸关系注入“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3-10-05 19:08    点击次数:113

      全球经济正面临地缘政治、高通胀等重重挑战,中欧释放的合作信号给世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署生效两周年和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9月22日,中国欧盟协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在苏州共同主办 “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应邀作为媒体支持单位。此次论坛主题为“积极开展中欧地标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和农业合作高水平发展”,旨在通过推动保护地理标志,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中欧双方纳入协定保护的地理标志不仅可在对方获得高水平的保护,还可使用对方的地理标志官方标志,有利于相关产品有效开拓市场。

      《协定》的生效和发展也会惠及中欧双方企业和民众,为中欧经贸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进一步巩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

      回首谈判历程,中欧为《协定》付出了多年的艰辛努力,从种子到果实并不容易。展望未来,中欧地标合作又将走向何方?

      “十年磨一剑”

      中欧都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共同愿望,十年终磨一剑。

      为加强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贸易,2009年11月中欧领导人峰会决定启动“中欧地理标志双边合作协定谈判”。2010年4月中欧双方进行了非正式磋商,2011年3月双方举行了第一轮谈判,历经8年22轮正式谈判,2019年11月结束谈判,2020年9月14日中欧正式签署了《协定》,并推动《协定》于2021年3月1日生效。

      具体来看,《协定》包括14个条款和7个附录,主要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规则和地理标志互认清单等内容。《协定》纳入的许多地理标志家喻户晓,如绍兴黄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

      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看来,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首个全面且高水平的地标协定,也是中欧之间近年来签署生效的首个重大贸易协定,为中欧地标提供了数量多、范围宽、水平高、待遇好的保护和法律保障,不仅对推动中欧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且还有利于保护、传承中欧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欧双方坚持开展自由和开放贸易、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和共同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中国高度重视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法典》把地标单独列入知识产权保护类别,近年来中国批准地标产品2000多个,使用地标专用标志经营主体超2.5万家。地标产品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特色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通常指识别某产品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用于表明来源于某一地区的产品的特定质量和信誉。

      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宋敬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知识产权的问题,实际上地理标志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协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传统的地标产品从法律上进行保护,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中欧经贸关系注入“新动力”

      根据《协定》,中欧双方各有100个地理产品在《协定》的首批产品目录中,各有175个产品在第二批申报目录中,两年多来,中欧双方都在积极落实《协定》。

      在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中欧专家看来,《协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它的生效为中欧经贸关系注入“新动力”,并惠及双方企业和消费者。

      国际行动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协定》为欧盟和中国贸易增长奠定了基础,投资者需要确定性,而《协定》创造了基于规则、基于秩序的系统,列入目录的地理标志产品受到保护,中国和欧盟都将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协定》释放了重要的合作信号。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国际关系司司长、《协定》谈判欧方首席代表克拉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协定》的政治重要性甚至超过商业重要性,象征着欧洲和中国可以作为伙伴共同努力,增进相互了解,发展双边农业贸易。“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努力确保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农业贸易关系保持健康和繁荣,不受政治的影响。”

      地标产品保护还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宋敬武对记者分析称,《协定》签署生效两年多了,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对地标产品的认识逐步深入,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地标产品,这是新农村建设、农业振兴非常好的一种渠道。

      《协定》正在为中欧双方搭建新的经贸平台。在埃亨看来,这是一个平衡的、高水平的、互利共赢的协议,将为中欧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和欧盟,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同时,这也将为双方人民带来实惠,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优质进口产品的需求,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基础上取得新发展,符合双方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福祉。

      今年也是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刘奇葆表示,20年来,中欧各领域合作取得长足发展,中欧已成为彼此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473亿美元,双方在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

      地标合作“扩员”将至

      《协定》生效两年多来成果颇丰,未来更将硕果累累。

      第一批中欧双方互认的各约100个地理标志已于协定生效之日(2021年3月1日)起开始保护;第二批中欧双方各175个地理标志,将于协定生效后4年内完成相关保护程序。

      两年多来,在《协定》实施过程中,中欧有关各方积极合作,在中欧地标合作机制建设、中欧地标产品宣介、推广和保护等方面做了许多实事,生效了近200个地理标志产品,并基本确定了第二批地标名单,增强了双方在地标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和理解。刘奇葆表示,在《协定》签署生效两周年之际,举办“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很有必要,也恰逢其时。

      此次论坛推动了中欧进一步深化地标产品合作。具体来看,此次论坛议题包括:《协定》的意义和第二批列入目录产品的申报审批工作;地标产品的传承、创新和培育;产品的商标与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协定》目录产品传播、推广的经验;《协定》对推动中欧城市友好交流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协定》目录中方产品如何进入欧盟市场;中国进口平台助力《协定》欧方产品在华销售推广; 欧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列入中欧地标产品目录的中欧方产品经验分享。

      为进一步推动《协定》高质量实施,刘奇葆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不断强化合作机制。按照《协定》要求,中欧双方建立了地标联合委员会,确定了议事规则,希望双方在此基础上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务实交流,积极推进《协定》各项落实工作持续展开。

      二是尽快推动第二批地标纳入保护。中欧双方已在2022年12月2日公示了第二批各175个地标。总体看异议不多,双方可加快处理,推动第二批地标落地。

      三是开展地标产品推广、升级和保护。欧盟国家是地标发源地,有百年的传统地标和完善的认证管理体系,地标产品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欧盟国家农业、农村的发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希望中欧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和论坛,开展中欧地标合作的广泛交流、推广、升级;通过新闻宣介、专家解读,让更多人认识地标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地标的保护和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中欧地标合作“扩员”将至,《协定》有望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克拉克告诉记者,目前《协定》运转良好,地理标志产品方面的双向贸易也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良好的结果。未来希望更进一步拓展《协定》,能够保护其他350项地理标志产品。同时,未来还希望中欧能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在彼此的市场中进行推广,推广和保护需要同步进行,这能够推动双方的地理标志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Powered by 安全股票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站群 © 2013-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